上海数据交易所来了!形成一套可流通的数据标准,将浦东打造成国际数据港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的国内一线城市数字化转型会带来哪些机遇?于10月20日正式结束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数据条例(草案)》(下称“草案”)透露了诸多重磅信息。而这份草案一旦正式实施,上海将有望再现一个全新的交易所市场,作为数据资产交易的平台。
10月18日,不久前经过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的草案从9月30日到10月20日正式对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共十章九十一条,分为总则、数据权益保障、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资源开发和应用、浦东新区数据改革、长三角区域数据合作、数据安全、法律责任和附则。
其中,第六十五条明确表示,上海将按照国家要求在浦东新区设立数据交易所,开展实质化运营。数据交易所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为数据集中交易提供场所与设施,组织和监管数据交易。数据交易所应当制订数据交易规则和其他有关业务规则,探索建立分类分层的新型大数据综合交易机制,组织对数据交易进行合规性审查、登记清算、信息披露,确保数据交易公平有序、安全可控、全程可追溯。浦东新区鼓励和引导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通过数据交易所进行交易。浦东新区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应当通过数据交易所进行数据采购和流通交易。
“上海目前拥有自己的数据交易中心,从全国来看各地也有十余个数据交易中心,截止目前国内共有13个省级人大出台了数据相关条例,地方规章层面的立法多达32个,内容集中在数据安全、数据产业发展、数据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公共数据管理、健康医疗数据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数据权属、数据跨境等方面。但是在文件中明确说明要成立全国性乃至更广范围的数据交易所还是就当下上海的这份草案,而且上海也在草案中明确提出是根据国家要求,可以看出这一交易所的规格绝对不是地方性的。”对此数据法律专家袁立志表示。
上海再次先行
记者了解到,在2020年底,上海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意见》指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同时,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时隔9个月,草案也正式出炉征求意见,而最受关注的则是上海如何搭建数据交易所。
“根据世界上数据交易所市场的发展情况,场外交易是主要模式,但场外交易也发展出新的趋势,逐渐形成领域化的数据市场,条例草案的态度是保护场外交易,鼓励场内交易。与股票交易所不同,场内交易指的是统一的交易规则和基本的交易制度方案,跟场地无关。场外交易则是零散的交易。”对此,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吉栋曾在第四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上分析指出。
而一位长期研究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上海社科院相关人士则在10月19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上海建设的数据交易所,将会作为交易平台这一基础设施,形成一套可流通的数据标准,包括安全标准、合规标准、技术标准,而不是收集社会数据,再变卖获利,为政府赚钱,未来上海浦东出现的数据交易所功能将有三个:一是撮合,二是服务,三是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与业内人士观点一致的是,在上海发布的这份草案中也明确提出,将数据及数据产品、服务的定价权交予交易主体本身,赋予数据交易主体更多自主权,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同时,规定浦东新区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通过数据交易所进行数据采购与流通交易,进一步体现了数据市场公平性原则。
此外,在数据权属问题上,草案规定数据处理者对数据产品及服务享有财产性权益,这与此前深圳发布的相类似数据条例一审稿曾尝试突破引发市场争议形成鲜明对比。
在此前,上海数据立法起草组组长、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在草案公布前曾表示,草案在不触碰数据权属的前提下,对数据主体和数据处理者的“数据权益”作出了明确规定,解决了权益不清带来的数据流通不畅、利用不足的问题。
打造浦东国际数据港
在此前上海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大先行先试和示范建设力度。加快重点区域率先数字化转型,支持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数据港,开展国际合作规则先行先试,积极参与数字技术、贸易、税收等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五大新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地区数字化建设更新。支持企业共建“数字长三角”和“数字丝绸之路”,深化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打造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为全市乃至全国数字化转型创造经验、提供样板。
在草案中,上海再次明确提出将浦东打造成国际数据港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草案第六十六条指出:“上海将根据国家部署,推进国际数据港建设,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下称“临港新片区”),构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功能型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制定低风险跨境流动数据目录,促进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在临港新片区依法开展跨境数据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应当按照要求报送相关信息;在临港新片区建设离岸数据中心,按照国际协定和法律规定引进境外数据,支持企业开展相关数据处理活动。”
而草案第六十七和六十八条则提出,上海也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采取相关措施,支持浦东新区培育国际化数据产业,引进相关企业和项目。如支持浦东新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有序放宽应用领域数据开发和利用的限制,促进浦东新区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浦东新区建立算法评价标准体系,推动算法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在浦东新区建设行业性数据枢纽,打造基础设施和平台,促进重大产业链供应链数据互联互通等。
“无论是国际数据港建设还是数据交易所,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在整个城市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足够的市场要素之后,通过自发和主动引导两大因素的组合,来实现数据资产的流通交易。对于上海建设数据交易所和国际数据港,各方都在期待。”前述上海社科院相关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发表回复